搜索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软件工程教研室课程思政教学展示活动成功举行

供稿:王岩     供图:王岩     编辑:王岩     审核:吴琼    日期:2025-09-25    点击量:58

为深入贯彻学校《举办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技能竞赛暨课程思政教学大赛通知》及《开展2025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92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成功举行了一场课程思政教学内部展示与研讨活动。软件工程教研室的时兵主任、刘卓林、王佳三位教师,分别围绕《WEB前端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基础》三门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说课展示。活动特邀学院副院长裴志松教授进行现场指导与点评。

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实战演练和交流互鉴,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能力,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三位教师的展示充分体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理念,展现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和独特育人价值。

时兵老师展示的《WEB前端技术》课程案例,立足国防建设主题网站项目,系统呈现了其创新的“1+3+3+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该案例在教授CSS样式与网页布局等专业技能时,通过课前观看国防成就微课、课中引入航天工匠毫厘求精事迹、课后拓展完善网站内容等混合式教学环节,将科技报国、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等思政元素如盐化水般地融入教学全过程。课程已获评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资源被全国多所高校借鉴使用,示范辐射效应显著。

刘卓林老师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则以绘制五星红旗这一极具感染力的任务为抓手,生动诠释了技术为体、思政为魂的建设理念。构建了技术操作-规范认知-价值认同的三阶培养路径,将国旗的规范标准转化为精确的技术参数,使学生在严谨的代码实践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国家象征的敬畏与认同。教学数据显示,该案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目标达成度,并衍生出革命历史图片库等红色文化作品,实现了技术练习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王佳老师以《程序设计基础》中基础的“if-else选择结构为知识载体,匠心独运地设计了可靠的交通信号灯判断系统教学案例。她将规则意识、公共安全、家国情怀三重思政目标无缝嵌入到语法学习、代码编写和项目拓展的全过程。通过情境导入(交通事故短片)、规则映射(交通法规对应代码逻辑)、后果假想(代码错误可能引发的现实风险)和功能拓展(增加夜间模式、应急车辆优先通行)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代码即责任的伦理内涵,在掌握编程技能的同时,系好专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展示结束后,副院长裴志松教授对三位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三位教师的案例共同特点是切入点准、融合度深、实效性强,成功地将思政教育从硬性植入转变为自然生成,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

裴院长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在于融合升华。他勉励全体教师:一要继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触点融点,使价值引领更具专业特色和说服力;二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深层思考;三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协同发展,确保育人成效可衡量、可持续。他希望软件工程教研室能将此次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常态化教学实践,持续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思政金课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优秀的院内遴选,更是一次深刻的集体教研。它充分展示了我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上的深入思考与扎实实践。通过观摩与研讨,与会教师对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开阔的思路。

学院将持续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平台,推广优秀教学案例,鼓励各教学团队不断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凝聚育人合力,共同推动我院课程思政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培养兼具过硬专业本领和崇高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贡献力量。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福祉大路1016号 | 邮编 : 130122 | 联系电话 : 0431-84528427

©2017-2024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All Right Reserved.